國內(nèi)木材鋸剖技術要求
原木進廠后,首先要按照所需長度截成木段,而后在剖制木方時,必須根據(jù)原木直徑、木材紋理和木方在刨切機上的固定方法選擇鋸剖方案,使刨切的薄木寬度不小于有關要求。 原木鋸剖可采用臥式或立式帶鋸和臥式框鋸。后者雖鋸剖精度高,但生產(chǎn)率較低?,F(xiàn)代SAT型專用鋸剖機床是由直徑1500mm的可往復運動的圓鋸機、長600mm圓柱形組合銑刀頭(也能作往復運動)、支承和轉動原木用定位裝置和轉動卡軸等組成。 三面鋸剖對開木方:適宜直徑為40—60em,出材率為50%一52%, 固定在刨板機上木方數(shù)量只能放一兩個,生產(chǎn)率較低。 圓棱四面鋸剖對開木方:能牢固地固定在刨板機上,一次可同時放3—5個木方。有些采用四面鋸剖直角對開木方,便于今后拼花,但貴重的邊材變成了廢料,從而降低了刨制薄木的出板率。這種方法適宜于原木直徑40—60cm,出材率為48%~50%。 圓棱三面鋸剖四開木方:適宜直徑60cm以上,出材率為50%~60%,能得到較寬的徑切薄木和窄的弦切薄木。 鋸剖扇形木方:要求制得的薄木基本上為徑切面時,才采用此法。過去沒有專用鋸剖機床,很少采用,現(xiàn)在有專用鋸剖機床,大徑木鋸剖逐漸采用此法。 目前,國內(nèi)木材的鋸剖技術和設備都越來越先進,因此,在生產(chǎn)上也越來越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項要求,這對出口企業(yè)而言是個有利的因數(shù)。